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封感谢信揭开一个感人的“秘密”

体育正文 220 0

一封感谢信揭开一个感人的“秘密”

一封感谢信揭开一个感人的“秘密”

原标题:“95后”北京民警5年(nián)帮扶14位河北贫困老人(引题) 一封感谢信揭开一个(yígè)感人的“秘密”(主题) “能把别人(rén)的(de)难处放在心上这么多年的人,我无以为报……”河北怀来县一处农家小院里,孤寡老人(lǎorén)范爷爷托邻居代笔写下一封感谢信,近日寄到了北京市良乡监狱。这封特殊的感谢信揭开了良乡监狱民警(mínjǐng)艾振泽埋藏(máicáng)5年的“秘密”——自2020年起,这位“95后”小伙儿默默帮扶着河北怀来县4个村镇的14位贫困老人。 艾振泽(右)帮扶时与范爷爷(yéyé)拉家常。 “最初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在自己有时间(shíjiān)又有能力的情况下,力所能及(lìsuǒnéngjí)帮一帮家乡的孤寡老人……”说起帮扶这事儿,一脸憨厚的艾振泽觉得“实在不算什么(bùsuànshénme)”。 艾振泽出生在河北怀来县城,小时候他就(jiù)听说,县城周边的山区里,一些孤寡体弱的老人既难以走出去打工(dǎgōng),又无力种地养家(yǎngjiā),日子不好过。上大学(dàxué)后,为了“做点有意义的事”,小艾先是报名参军,2020年退伍后选择继续攻读社工(shègōng)专业。“那时候时间相对宽裕,手里还有国家给的退伍安置费,我(wǒ)觉得终于有能力去帮帮那些老人了。”小艾说。 为了找到适合帮扶的老人(lǎorén),他先是托在(zài)当地的远房亲戚帮忙收集信息,之后又自己一户户走访,最终选定了14位(wèi)最需要帮扶的老人。他们有(yǒu)的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,有的身体残疾、年老体衰,靠(kào)政府低保维持生活。从那时起,小艾每个月都要买些米面菜肉往村里跑上一两趟,有时还帮着老人犁犁地翻翻土,做点家务活儿。 麻峪口村的范爷爷身体(shēntǐ)残疾,无儿无女,独自一人住在(zài)几十年的土坯房里(lǐ)。“第一次去他家(tājiā)时,刺骨的北风从门窗缝隙呼呼往屋里灌,别提多冷了。”小艾说,老爷子的破房成了他的心病。再去时,他特意买了厚塑料布、螺丝钉(dīng),提着工具箱给老人家钉窗户、修门框,还给老人带去崭新的被褥。 5年(nián)多的时间,小艾走访入户150余次(yúcì),粗略一算花了4万余元。如今,帮扶簿上的名字,有6个已被(bèi)划上黑框。让艾振泽感慨的是,这次去还有说有笑的老人,下次再去时可能已撒手人寰了。 有一次,小艾拿着米面去看望疾病缠身的(de)吴大爷(dàyé),破旧的院门上着锁,他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向街坊一打听,老人已经不在了。小艾在原地愣了许久(xǔjiǔ),想着之前大爷拉着他的手唠嗑,心里不免酸楚。“在这些老人最后的时光(shíguāng),能让他们感受(gǎnshòu)到一些温暖,也算是件好事。”一想到这儿,小艾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有意义。 村里的(de)老人没什么文化,也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。“但他们有时(yǒushí)(yǒushí)会拉着我的手说,‘城里工作多不容易,你还老惦记着我。’有时非要给我带些自家种的大葱……”每当这时,小艾就觉得心里暖暖的。 “这孩子做好事从不张扬,帮助我五六年来,不图任何回报,前几次来时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(de)名字(míngzì)。多年来我受人恩惠,却不知如何(rúhé)感谢,托人(tuōrén)帮我代笔写了这封感谢信……”看着(kànzhe)范爷爷寄来的感谢信,小艾意外又感动。虽然他往村里跑(pǎo)了这么多年,但很少跟老人说过自己的情况,很多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。有心的范爷爷向小艾的远房亲戚打听到他的单位,就想着要表达一下感谢。 帮扶的秘密“暴露”后,小艾还有些不好意思。了解到(dào)他的故事后,良乡监狱的青年民警们自发加入到帮扶老人的队伍中,让他备受鼓舞。“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需要帮助的老人还有很多,这么多同事愿意(yuànyì)一起做(zuò)公益,我特别感动(gǎndòng),也一定会把帮扶的工作继续做下去,越做越(yuèzuòyuè)好。”艾振泽说。
一封感谢信揭开一个感人的“秘密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